麋鹿测试是什么?

提起ESP,可能还有人知道是车身电子稳定系统。而提起麋鹿测试,恐怕除了汽车发烧友外,很少有普通消费者了解。那我们就来看看,这项号称“最能体现车辆操控”的测试究竟是什么?

 

麋鹿测试是什么?
麋鹿测试,又称机动规避测试。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典,当地特有动物麋鹿体型庞大,且会经常穿梭于道路之间,所以当地驾驶者遇到麋鹿突然穿过马路时,通常会选择躲避,麋鹿测试正是来源于此。

 

麋鹿测试,车辆满载状态下(四名乘员、同时行李箱负载相应配重)以恒定速度进入测试区,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进行高速闪避,由前双座两位测试人员反复进行,逐次提高车速,在达到失控状况下记录当时的车速,同时在进行两次验证,确定失控车速数值的可靠性。

 

根据每一辆车的车宽不同而改变车道:
第一车道宽度=1.1x车辆宽度+0.25m
第二车道宽度=车辆宽度+1m
第三车道宽度=3m


进入第一车道2m后,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,使车辆带挡滑行(车辆必须处于最高挡位或发动机转速超过2000),松开油门的一瞬间记录车辆进入麋鹿测试时的时速,当车辆通过测试且没有碰到任何桩桶时,测试成绩生效。

 

影响麋鹿测试的因素


1、悬架形式
如果后轮采用了整体桥或者扭力梁的话,那么车辆在紧急换向过程中也会更容易出现车轮离地的情况。


2、重点高度
为什么飞度可以以85km/h的时速完成测试?因为在设计之初为了获得更大车内空间,选择将车辆油箱布置在前排座椅下方,同时为不让油箱太过影响驾驶者的座椅高度,飞度还将油箱做的很平。这样车辆大部分重量会集中在下方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SUV普遍成绩不好。


3、轮胎胎壁厚度
过厚的胎壁会因为支撑力不足从而出现幅度较大的变形。胎壁变形会带来抓地力下降,当车辆向反方向行驶时,被压缩的胎壁会迅速弹起,很容易造成车辆内侧车轮离地。


4、车尾响应
车的尾部响应快慢非常容易通过肉眼进行感知,响应快的车尾会让车辆在通过麋鹿测试时趋于稳定。但如果过快,则可能出现甩尾。此时如果ESP介入不积极的话,那测试成绩将会很糟糕。


5、驱动形式
想在麋鹿测试中取得好成绩,前驱车要尽可能地偏向于转向过度,而后驱车则正好相反。


6、ESP介入响应
现在大部分车都有ESP系统,麋鹿测试默认情况下都会让ESP处在工作状态。而一套好的ESP虽然无法提高车辆的过弯极限,但在麋鹿测试中,却可以带来近乎稳定的车辆操控表现。


7、车身长度
虽然麋鹿测试中桩桶宽度是可以根据车辆宽度进行改变,然而车道的长度是恒定的,所以在麋鹿测试中,车身越长的车辆在测试中的成绩就会越差,反而车身越短的车辆则会更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

 

麋鹿测试更多体现的是一辆车的应急躲避能力,测试结果越高,表明该车在中高速紧急避让的能力越强,说明其悬架调节,底盘调教优秀。

 

而对于车辆操控性,麋鹿测试中的70km/h或者85km/h的速度太片面,一辆车的操控性除了紧急避险外,还应包括转向指向性和转弯的车身稳定性等各方面,所以麋鹿测试反应车辆在测试车速下的踩空没问题,但不能以偏概全。

首页    麋鹿测试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