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,改为设定最低价格机制

        据路透社报道,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,欧盟和中国达成重要共识,将启动以“最低进口价格”机制替代现行对华电动汽车关税。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持续近半年的贸易争端出现实质性缓和,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量。

        此前,不少中国汽车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销量受到欧盟加征关税影响。Rho Motion咨询公司报告显示,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间,受欧盟关税影响,上汽名爵在欧洲销量大幅下滑,东风本田、吉利、蔚来和小鹏等汽车公司也受到影响。

 
中欧双方重申合作

      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强征关税起到了“催化剂”的作用,促使中欧双方再度审视彼此的合作问题,合作机遇大于彼此的挑战 —— 在任何环境下,有挑战就有机遇,中、美、欧三方关系的演变正印证了这一点。

(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)

 

         从政策变化对车企策略的影响,可能将采取更高的技术标准需要更严格的检测,出口量增加可能带来更多检测需求。

检测标准可能随价格承诺机制动态调整

        根据协议,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电动车需遵守动态调整的最低售价(推测范围3.5万至4万欧元)‌。为满足价格门槛,车企可能调整车辆配置或技术参数,例如减少低成本零部件或增加附加值功能,这可能导致检测项目需同步更新以验证新配置的合规性。

(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)

 
认证流程复杂化

此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时,差异化税率(如比亚迪17%、上汽35.3%)‌已涉及企业特定成本核算。新机制下,为证明售价符合最低标准,车企需在认证环节提交更详尽的成本构成和定价依据,可能增加文件审核和数据验证的复杂度‌。欧盟或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价格承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,例如通过市场抽检验证终端售价是否低于协议标准,形成“技术检测+价格监控”双重机制‌。

 

第三方监督责任的延伸

        欧盟可能要求检测机构对车企的价格承诺执行情况进行市场抽查(如终端售价是否低于协议标准),形成“技术检测+价格监控”双重责任‌。

 

插电混动车型检测细化
因插电混动车(PHEV)不受原关税限制且销量激增(2025年2月同比+321%),检测机构需针对其能效(如纯电续航、综合能耗)开发更细化的测试方案‌。

 

 

首页    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,改为设定最低价格机制